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 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髙气压带:由赤道低气压带上 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千米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3、极地高气压带: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4、副极地低气压带: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1)成因: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3)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例如: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高温干燥;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