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招生项目
招生高校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项目等)范围内,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
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学生入校后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以及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原则上连续三届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没有学生参赛的项目,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2、严格报考条件
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有关高校可进一步提高报考本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具体条件要求。
高校还会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加强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同时对考生的基本报考信息、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及参加赛事名次等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改进考试方式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
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专业测试。
高水平运动员一般是指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的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的前三名者;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历,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全国有279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招生高校和招生项目都需经教育部核准备案,招生规模不得超过试点高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凡不具备组队条件、未设立专项运动队、无法继续承担建队任务的试点高校,不得安排该项目高水平运动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