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2”的模式中,“3”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选科目;“1”是在物理、历史中任选一科;“2”是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中任选两科。
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选考科目不是以实际所得的成绩计入总成绩,而是按照卷面的成绩计算出该成绩所占的百分比换算出A-E这五个等级,最后根据等级转换成分数。听起来比较繁琐,但是大家不用担心,这一系列程序会由相关部门完成,同学们在查询到高考成绩之后已经是转换完成的分数。
前面提到了考试中主要分为物理、历史两门选考科目,选择了历史的为“历史学科类”,选择了物理的为“物理学科类”,省考试院会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划定了本科、高职的分数线并进行投档录取。
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类别考生各批次的分数线是怎么划定的:
按照实际考生的总成绩划定,并且原则上加分项不能算入总成绩中,只能提供给院校作为参考。
普通类考生的本、专科分数线按照考生选择的选考学科类别并结合考生的总体成绩等因素划定。
艺术类、体育类的分数线以普通类的为基准,分地区综合考虑考生总体成绩、计划招生人数等因素,按教育部的不同要求划定。部分艺术特长、体育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单独划定分数线。
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划定,由于条件各异,分数线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与最低相差超过100分。各地确定分数线的办法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