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日期大家应该都知道,农历九月初九,这个节日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纪念先人并且祭祀的节日。
重阳节除了被称为双九节之外,还被称为菊花节以及登高节,这都是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联系,每当古时候来到重阳节这一天,大家都会喝菊花泡的酒,吃重阳糕,或者是登到很高的山坡,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已经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
九九重阳节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人们过重阳节,就是来表达自己对于亲人的深厚情感。
重阳节在汉代的时候,相传是由汉高祖刘邦的一个侍女被逐出宫,嫁给一个穷人之后,将这项过重阳节的习俗带给了人们,因此大家都学会了喝菊花酒,在那一天吃蓬饵,以及佩戴助浴来去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自身长寿。
接下来来到了晋朝,晋朝陶渊明独爱菊花,因此可见他对于重阳节的情怀是很深厚的,他的九日闲居是文中提到秋菊以及饮酒,在魏晋时期重阳节也是具有极大的风俗意义。
重阳节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节日是在唐朝,民间以及皇宫中一起开始庆祝重阳节,其实不能说是庆祝,这种祭祀以及纪念先人为主的节日应该说是悼念。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2、九皇会
古时在我国广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均于农历九月一日重阳节这天开始,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谓之九皇会。九皇会源于对星斗崇拜。老话讲:“重阳九皇会,北斗延寿辰”。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构成。《玉匣记》说: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斋戒,此日胜常日,有无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响很大,这种崇拜在民间逐渐演变为礼斗之俗。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广东地区于九月九日,多建九皇会以礼斗。在云南,礼斗已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举办。
3、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4、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