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关于中秋节来由的说法很多,传说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嫦娥,也有说是为了答谢土地等神灵,感谢他们在秋季带来的大丰收,无论哪种说法,都具有一定依据,同时这些说法也赋予了中秋节独特的意义。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月圆人圆、花好月圆,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对家庭美满、阖家团圆的希望。中秋节已经成为象征家庭、家族团圆幸福的“团圆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起源说法颇多,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和农业生产有关。它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历史悠久,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月亮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变圆,也寓意着一家人在这一天要团圆。人们仰望明月,期盼着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中秋节有很多的习俗,比如吃月饼、饮桂花酒、赏月、猜灯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