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被录取后不去读,主要是对次年的复读生会有影响。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1、被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毕竟被录取后又不去报到上学,对高校而言是一种浪费招生名额的行为,所以部分省份地区会将这种情况记入个人诚信档案,视为失信行为。以河南省为例,高校招生《考生指南》明确规定被录取却不报到是很严重的违背志愿的失信行为,复读生次年填报平行志愿的学校数不得超过2个。
2、可能会出现重复学籍
一般来说没去报到就自动视为放弃就读名额,但如果你是在报到之后才决定要复读,记得一定要把退学手续办理好,否则第二年考上其他大学,可能就会出现重复学籍的情况。
3、不可参加后续录取
按规定,每位考生只参加一次录取且不得换录。你已被大学录取,就不可再参加后续录取(不同省份可能略有不同)。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是对高校的认可,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的选择,同时也是自我承诺与高校的一种约定
总体而言,各位同学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选择。被录取后不想读,会浪费招生计划,从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他考生的录取。
有很多考生在录取过程中会出现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还是那句话,高校不会无缘无故的把学生退档。考生退档有两个因素,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
首先是政策性退档。高校实行,按比例投档的方法。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即使达到录取分数线,也未必会被录取。所以考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在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在选择院校时,也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其次,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的标准。很多考生因为身体条件被退档,主要是因为,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内容不够了解。
最后很多学生,在参考往年的数据时,总是爱参考录取最低分数线。但是像我国的一些高校,录取实行的都是分数优先的原则。分数高就绝对的优势。所以,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参考的是最低分,那么就非常有可能被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