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填写志愿时,尤其是竞争力较差的候选人,绝对不能忽视“服从”一词。“服从”一词有时比第二个和第三个志愿更容易被接纳。
“服从”一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校服从”:当所有填报的志愿学校都不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转学;第二个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一所大学转入,而你所填报的专业不被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转入其他部门。如果考生确认“服从分配”,一方面,他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他接受了按分配录取的义务。最有可能转学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申请考试的初衷相去甚远。你应该为此做好准备。如果您填写入学计划,您将优先考虑部署更好的学校或专业。一旦那些服从部署的人被录取,他们必须去你被录取的机构。否则,将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个栏目,考生不仅要充分重视,还要认真填写和明确自己的立场。
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 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