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当中的“大小年”,一般与就业市场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在近几年中,热门职业的报考率会增加。例如在最近几年程序员、计算机、信息工程和人工智能的相关专业,会受到很多高考生的青睐,报考人数就会增加。
这种专业性比较强,实力一流的名校,一直都是高考的热门,报考人数多分数线高。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会遵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其次有的学生说,假如去年是高考大年,那么今年就是高考小年。实际上这种现象是被学生的心态影响了。
去年某些学校的分数线高,招考人数多,滑档的概率就比较大。经过学生的发挥,就变成“这样的高校滑档率高”,这样的言论直接影响了下一年的考生,在第二年种这所高校的报考生数量就比较少,考上的几率就大。以此类推,反复推断就变成了高考的“大小年”。
2022年的大小年,要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来说。例如在2020年,武汉大学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会觉得报考这所大学的人少,可是当所有人这么想的时候,本来应该是报考率低的学校,也变得人满为患,这所学校就成为了“高考大年”。实力突出的学生,只要成绩够优秀,不在乎大小年,都能够考到理想的大学。
1、从学校的限报数目看
学校的限报数目是在招生简章里无法看到的,但有心的家长可以发现,网上很多机构已经把限制报考的数目总结了。在系统内有的学校限报1所,大多2-10所,限报越多的,考生填报的机会也越多,无形加大竞争热度。
2、从材料准备的复杂程度看
光看在招生章程很难发现学校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实际报考中,发现准备材料过于复杂,很多考生中途放弃,实际上中途放弃的考生,是放弃了最容易通过的学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报考中提到单科成绩前1%作为报名条件,很多家长在整理数据时,动辄几天的工作,不少家长,中途放弃。
3、从通过学校电话咨询热度看
招生章程都把高校联系电话标明。有心的家长,通过连续几天拨打同一学校咨询热线,可以发现很多学校咨询电话很忙根本打不进去,有的学校咨询人少,每次拨打电话都可以接通。电话繁忙的可能是大年,电话咨询少的很可能是小年。
4、从学校类别看
不同学校竞争力不同,在同时211.985里的院校。不少家长在报名时,盲目跟风,不对比学校的情况。全部去争报北、上、广和东部沿海的热门学校。殊不知农、林、师范也是好学校更有好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