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通读,理解大意,联系前后文,先易后难来个粗断。有“曰,云,言”一般是对话句式,再就是人名,地名,名词不要拆散。
第二是标出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断句标志,分句首和句末。句首常见的有:其,盖,唯,何,盍,夫,且夫,若夫,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继而,纵使,然则,无论,至若,顷之,向之,俄而,既而,已而,未几等,句末常见的有:矣,耶,也,哉,乎,焉,兮,耳,而已等。此外还有独立标点的叹词,单音的如:噫,嘻;复合音节的如噫嘘嘻,呜呼,嗟夫,呜呼哀哉等。
第三是把握固定句式,习惯词句,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法结构上的不同之处,特别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文言文固定句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为,可得……欤,得无……乎等。
第四点,先秦散文和以后的骈赋中修辞句式也很好辨别,特别是排比句,对偶句和反复句,多读两遍,气势就出来了,标点不难。
文言文断句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总后分,各个击破,这样能事半功倍。
1、要理解中心思想
文言文阅读也是阅读,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写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如果是议论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
2、划分层次、结构
很多同学觉得划分层次比较麻烦,对于文言文来说恰恰要通过划分层次来帮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对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错率。
3、敢于直译
直译就是直接翻译,平时学习中,很多学生读古文都是“一边看文章、一边看译文”其实这样很不利于考试答题,因为,一旦到了考场同学们很容易失去答题信心,总觉得自己答的不对,所以,在平时要多练习直译,帮助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自信。
4、多读几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时,不妨先不看问题,静下心来多读几遍文章,或许从中能找到解题灵感。
5、围绕核心思想作答
在做主观题时通常会用这三种方式来回答:(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目的就是要围绕核心思想来回答,即使有一些瑕疵,也不会影响总体得分,但是,如果撇开核心思想,就会离题万里,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