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要牢记
考试中,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地丢分,每次一查卷,就会发现都是低级错误。不是写错字,就是混淆概念,还有因为没审清题目而答错。更可怕的是,大多孩子都误以为自己是会的,只是粗心。
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出:低级错误的背后,都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挖的坑。如果没有及时查缺补漏,掌握知识,孩子只会越学越差。
课本上的生字词、古诗名句、基本概念都记牢了吗?各种例题都能举一反三吗?是否已经建立了知识系统,区分清楚各种概念,也知道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理解了吗?
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管孩子多用功,都很难考出高分。先抓好基础,才能在牢固的“地基”之上,建筑起“高楼”。
2、期末抓好错题本
很多老师经常强调:错题本就是得分本,用好了比刷题还管用。
平时,孩子可能觉得做错题本是件费时费力还没多大用处的事情。只有到考试前,他们才会明白错题本的重要性。
每次测试后,都要让孩子及时收集错题,做好分类,别只把错题本当抄题本。每道错题分析做错原因,留下空白,方便之后回头再做。
到了考试前,要把错题本拿出来认真学习。不能光把错题浏览一遍,要遮住答案,把题目当新题一样多做几遍,直到做对为止。如果依然做错,就要分析原因,究竟是没掌握知识还是混淆了概念。
最好多准备几道同类型的题目,因为考试不会出原题,要做到举一反三。
考试固然重要,但孩子进步的姿态更重要。不管学生还是家长都要明白,考试最大的功能是“诊断”,而非“质疑”或“自责”。
所以每一次考试,我们都要争取把考试的价值挖掘到最大,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1.一个相对完善的时间表,既要涵盖每月的整体安排,又要包括每月以及每天、每时的细节规划。
2.复习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满打满算”。比如,晚上7点到8点复习数学,8点开始复习英语,这样安排就太紧了,当中应该有一个缓冲:7点到8点是数学时间,8点15分以后留给英语。这样,数学复习完后喝口水,稍作休息,不要“连轴转”。
而且,留有余地也可以确保上一段计划的完成。还是以7点到8点复习数学为例,万一时间到了,却还差一道题没做完怎么办?留有15分钟的余地,孩子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致产生浮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