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时,计算机先后依次检索每个考生的志愿,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且有计划余额,即向该院校投档。如:检索(甲)考生填报的A学校,成绩不够,不符合投档要求,则将检索(甲)考生填报的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B院校有计划余额,则向B院校投档。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不会因为将B院校放在了自己志愿填报的第二位置而受到B学校的“歧视”,而是和其他在第一位置填报B学校的考生一样竞争,依次类推。
原则一:分数优先
考生按分数高低排序检索院校志愿,即分数越高的考生排在前面,优先检索其填报的志愿。
原则二:遵循志愿
在检索每个考生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时,严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顺序(A、B、C、D、E、F依次检索)。
遇到未满档的学校即投档,后面的志愿全部作废。如果所有志愿院校都满档了,考生又不服从调剂,那就只能退档,进入征集志愿(补录)或到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原则三:一次投档
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若在第一次投档中,考生未能被提档或被退档,考生只能参加下一批次投档或等待征集志愿(补录)。
前两个志愿可以大胆一点,在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把自己有希望够得着的院校写上,即为“冲一冲”,不过,这种情况最好是服从调剂,以“院校优先”的心态去对待。比如分数线刚好能上985院校或者211院校的考生。不然被退档非常可惜。
中间的两个志愿,建议求稳。这2个院校是自己有十足把握能录取的院校,每年高考录取的结果也并非完全可预料,如果自己所选专业非常热门的话,还是建议考生服从调剂。避免因为专业选择而退档。
最后保底的院校,是考生能不能被录取的关键点所在。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最后的两个志愿。考生充分考虑自己的分数和排名情况,确保自己能在此批次被录取。这种情况可以不服从调剂,以“专业优先”的心态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