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虑老师的作息时间,尽量找老师休息的时候交流。
开始谈话前,要主动表明自己的身份。
说话一定要有礼貌,比如提问前说:老师能打扰您一下吗?我有点问题想要请教一下。
1.主动表面身份
有不少家长在加了老师好友之后,上来就是“老师你好,请问我们家文文最近表现怎样?”一句自我介绍都没有,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满脸黑线。
再一看家长昵称,“云淡风轻”,头像也是不知所谓,完全不知道你是何方神圣,真是彻底懵了。
要知道通常一个老师都要带两个班级,近百名学生,谁知道你口中的文文是哪一个。更何况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会轻易地把学生信息告诉你。
2.尊重老师作息
有些家长可能平日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到深夜。也有些家长经常出差,可能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关注孩子学习。
但请家长们务必牢记的是,你工作忙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她没有义务和你共享她的私人时间。
3.保持一定耐心
有些家长性子比较急躁,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复,便不停重复提问,或者隔几分钟就发个问号以示催促。
更为夸张的,老师如果微信不回,便直接打电话追问。曾有老师称自己只不过去楼下超市买点东西没带手机,回来看到4个未接电话,微信十几条留言,全是来自同一个家长,实在是哭笑不得。
4.聊天注意分寸
有些家长可能沟通欲望比较强,又想迅速拉近和老师的距离。于是微信一直缠着老师聊天,从祖上背景到父母工作,再到小孩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全部和老师交代一遍。
另一些家长则探究欲望比较强,想要对老师有个全面了解,总爱打听老师的个人情况:“老师你结婚了吗”“你小孩多大啦”“先生是做什么的”“你家住哪里啊”“父母退休了吗身体怎么样啊”。老师面对的好像不是家长,是公安机关。
5.注意朋友圈影响
微信除了能聊天,主要的社交功能还是在朋友圈。
虽然在朋友圈发什么内容是你的自由。但是在发布前,请你务必考虑一下,你孩子的老师,还有班里其他同学的家长也会看到这条内容,他们看了以后,对你和你的孩子,会产生什么印象呢。
6.专人对接
微信普及之后,几乎每个人都有账号。但家校联系时,有一个主要的对接人即可,不用所有家长都和老师互加微信,更不用搞轮番联系的“车轮战”。
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一下,两个班级一百多号人,一个学生和两名父母,就有300多名联系人,如果还有什么祖辈要加老师微信号,那画面简直是不忍直视。老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要应付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