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在考试结束后邀请了专家、学者从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学科特点及对教学的导向等多个维度对化学试卷进行了深度评析。专家一致认为,就整体而言,试卷结构合理,体现了“强化学科价值、考查核心素养、突出实践导向”等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落实立德树人 强化学科价值
试卷重视落实立德树人的导向,展示我国现代科技成就,蕴含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试卷以我国近期高质量石油开采、中国政府宣布的“碳中和”目标等素材为命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科技政策,感受大国担当。
试卷重视挖掘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通过废水处理、有机合成、清洁能源、绿色化学等情境,表明利用除杂、检验、转化、测定等手段,可以获得有用物质,为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感受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试卷结构合理 “教、学、考”协同发展
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与化学思维。试题形式稳中求新,开放性进一步增强,强化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特色明显,尊重教学规律,起到了正向的教学引导作用。
试卷的结构与往年保持一致。整卷共38题,由20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为2:3。从试卷涉及的内容结构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约占14%,“物质的变化”约占25%,“常见的无机物”约占10%,“常见的有机物”约占20%,“化学实验”约占23%,“化学、技术与社会”约占8%。试卷考查知识的种类、深度、广度和分布等,都符合命题要求。
创设真实情境 考查核心素养
试卷注重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合理问题,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有机物燃烧的现象、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氯水中含有的微粒等从不同方面考查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水平。不同浓度气体混合后平衡浓度的分析等考查了学生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室研究大气固氮反应、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及性质分析等均需要学生从图表中提取定量的证据进行推理与判断。碘与氯酸钾的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以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合成物质、二醇脱水生成二烯烃等考查了模型认知素养水平。
重视实验探究 突出实践导向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试卷立足课标要求,在基础实验考查中,通过不同的任务情境,如浓硫酸和稀硫酸使用原理的分析、除杂试剂和固体加热装置的选择与评价,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让学生认识到动手做实验才能获得真知。
在侯氏制碱法提高副产品氯化铵综合利用价值这一问题情境中,通过氨气的检验、氯化氢释放率的计算、新技术方案的评价等,综合考查了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与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