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一候:玄鸟至春分之日,“玄鸟至”,“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
二候:雷乃发生春分后五日,“雷乃发生”,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三候:始电再五日,“始电”,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民间在春分的时候有春祭、竖蛋、吃春菜、送春牛、放风筝等风俗活动。
春祭是春分时节一个重要的事情,早在周代,《礼记》里就记载这一天要“祭日于坛。”春祭是古代的国家大型祭祀之一,这一天皇帝会亲自到祭坛或者郊外主持。
春分竖蛋也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在春分这一天,人们用新鲜的鸡蛋,在桌子玩竖蛋的游戏。民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吃春菜是流行在部分地区的春分习俗,这种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之为"春碧蒿"。在春分的时候,人们会摘了春菜和鱼片一起煮汤,称为"春汤",在当地有“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