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愿单位。
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一所院校为一志愿,志愿填报方式为“一所院校+多专业”。改革后,以“学院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将一所学院划分为若干个学院专业组。一个学院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志愿填报方式为“学院专业组+专业(类别)”。
(2) 志愿人数。
改革后,普通高校设立45个高校专业组,艺体类平行志愿批设立20个高校专业组。
(3) 填充要求。
一是改革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所选科目必须符合拟填报高校专业组的要求。
二是填报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在公开的合格考生名单中;填报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必须先取得相关高校的特殊类型招生资格,并具有相应的资格公示无异议,高考成绩达到相应控制线,与改革前持平。
三是同一批次普通班和艺体班不能同时上报,与改革前一样。
第四,一般范畴分为一般范畴(物理)和一般范畴(历史)。艺术和体育不分物理和历史。选择物理和历史的考生将一起排队。总分较高者优先。
五是高考填报时间和方式与改革前相同。高考成绩公布后,除了雄厚的基础规划外,提前三批批复、本科生批准和Junior College(高职)批准同时填写并另行录取。具体时间和安排将稍后公布。
第一,牢记志愿填报时间节点。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各省各批次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已经确定和公布,考生和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并牢记在心。
第二,做好志愿填报准备工作。填报志愿是一个选择性难题,考生和家长往往四处咨询、举棋不定,花费较多时间,留给填报的时间往往不足。因此,成绩公布之后、正式填报志愿之前,考生有必要登录网报平台,仔细阅读填报说明,熟悉各个模块的功能。同时,还可进行试填报,在各批次截止时间之前,填报的志愿都可进行修改。
第三,做好填报时间的提前准备。现在的志愿填报都是由考本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填报,而网络系统必须依托于电脑、电源、互联网等做为支撑。如果填报志愿的时间离截止时间过于接近,这期间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停电、断网或者电脑故障,连应急补救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