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生本人的专长和性格特征。
2、专业的“冷”、“热”。
3、所报考院校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就业率包含毕业生总人数、毕业生就业总人数、行业就业率、专业就业率和学校就业率等方面数据和指标。就业质量包括薪酬水平、满意程度、发展空间等,对大学生个人来说,就业质量无疑比就业率更重要。
4、各种“紧缺人才目录”和各行业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参考全国各地公布的当地“紧缺人才目录”,以及有关部门、权威机构发布的各个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有关数据。
5、将来是否打算考研。也许相当一部分考生会考虑毕业后继续深造,即考研、读博士,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
不管是选择大学还是选择大学专业,我们都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为兴趣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如果自己对这个专业提不起兴趣,那么无论怎么努力,最后取得的成效也会比较微小,如果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在学习当中我们会更加具有积极性。我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大学专业的学习,而不是通过父母和老师的提醒来学习。尤其是到了大学之后,大学老师一般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对我们时刻关注着,也不像高中班主任老师一样,每天都来守着我们学习。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因此只有自己主动学习,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2、选择当今社会主流的大学专业
每一门大学专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些大学专业比较热门,因此能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能够吸引许多大学生报考。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我们一般称之为主流专业。大学生毕业之后,未来还是要进入社会就业,因此选择一门主流的大学专业,能够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像目前比较热门的人工智能专业、大数据专业等,都是当今社会一个比较主流的专业。除此之外,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我们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冷门专业或者偏门专业,这样有可能让自己未来的工作范围比较窄。选择主流的大学专业一般都能找到工作,甚至能够得到一些名企的信赖。
3、选择跟自己高考分数相匹配的专业
每个人的高考分数可能都是不尽相同的,分数高的考生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以及更好的专业就读。如果高考失误,分数不太理想,那么我们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也就只能选择跟自己高考分数相匹配的专业。如果高考分数考了600分,那么我们可以选择600分左右的大学专业。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考了400分,那么我们只能够选择稍微差一点的大学,或者稍微差一点的大学专业。因此选择大学专业不要盲目,不要选择超出自己分数的大学专业,这样很有可能会落选。根据自己的考试分数和自身实力,选择跟自己匹配的专业,才是更适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