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成为习惯
学好语文,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但是不要作为垃圾的回收站。意思就是阅读可以,不要什么都读。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太多的垃圾电子书袭来。你不能都去读吧,一点营养都没有。对于阅读就建议四个字:经典重读。
我国有很多经典名著,我们去读就好了,很多知识、道理在里边都有写着。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感受,每次都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每天都可以拿出一点时间来阅读。时间久了,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是终身受益的。
2、重视交流
如果说阅读是理论知识的输入,那么交流就一定是实践知识的输出。很多时候你也发现了,如果我读了一本书,可能什么都不记得。但就在这时候,也有一个人和我读了同一本书,我俩互相探讨了下。发现我知道的他忘记了,他说的我也忘记了,这样一说,就都记住了,而且印象深刻。这就是交流的重要性,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思想的交换。
3、语文基础知识
想要让自己语文学得好,那就要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就好像你学汉字,肯定是要学拼音的。拼音就是基础知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文基础知识很多。比如成语。词语,通假字,历史典故,甚至还有名言名句。这些都需要平时记忆。只有平时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否则就会一直是空中楼阁,不稳定。
4、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可以教孩子很多知识。希望让孩子变得比自己更优秀。其实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孩子很多,不如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比如阅读习惯,家长如果爱好学习读书,孩子也一定是的。因为小孩子还是处于模仿阶段。大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你也发现了,所有的清华学霸,他们都有一个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有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表,甚至计划表都精确到了每个小时做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学习并不难,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难的。
一,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要放松读书。每天都要读至少半小时的书。
语文学习,仅仅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读书多的好处,越到高年级,越能看得出来。
小学生读书,要精选一部分适合年龄,适合自己接受和理解程度的经典好书来读。同时,也要阅读一部分有学校生活气息,适合孩子年龄与学龄的当代作家的畅销书,以及部分少儿报刊。
建议每天的读书可以泛读,就是只要孩子去读,去沉浸在书的内容与氛围里就可以了。而周末的时候,让孩子每天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精读一本书的部分内容,边读边思考。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读,给他提几个问题,也可以买那种每个章节后面有阅读思考题的儿童书。
这样,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泛读扩大眼界与知识,精读提高阅读能力与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读书的同时,等于练习了阅读理解题目。
二,每个周末,写一篇周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周记的体裁和题材自由宽泛,不受限制,可以写成任意孩子自己想写的体裁,比如读后感、记录一件事情、抒发自己的心情、描写家里的小狗,逛公园的经历,甚至是吐槽作业多都可以。
周记的写法,请参看我之前发的一篇文章。
家长在读孩子的周记时,要及时对他写得好的地方提出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有动力继续写下去。同时,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对他写作有帮助的书,比如《朱天衣的作文课》等。
三,最好是每天都做两三道阅读理解题,从易到难,逐步加大阅读理解题的难度。
阅读理解题,总结概括拓展类的题目是难点。比如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概括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如何评价文中的某某人物等等。
这些题目,要想做得正确精准,不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和学习,是很难的。
多读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理解力,但是,能理解了,不一定就能表述准确,所以,小作家起跑线觉得:读、写、做题,三个方面互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学好阅读理解,写好作文。
至于基础知识,基本上属于记忆型,多写多看,多背诵,记住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的古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