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素材怎么选有哪些注意事项

文/张敏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中之重,总分值占比百分之四十,而素材又是构成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选用之于作文的成功不可小觑。小编整理了选择作文素材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2020高考作文素材怎么选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1高考作文素材选择注意事项

惯熟名人的惯熟事例不宜选用

引用素材:牛顿由苹果落地受到启发,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论证观点: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往往能促成创造力的形成)。

问题所在:上述引用的素材,连大多数小学生都耳熟能详。作为高中生,堂而皇之地将其摆放在高考作文上,除了说明你孤陋寡闻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你在知识层面上的低龄化和幼稚化。

其他相关案例:爱迪生发明电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自己一知半解、不甚了解的人物或事件不宜选用

引用素材:哥白尼因宣扬日心说,于1600年在罗马鲜花广场上被教会用大火当众烧死。(论证观点:历史上那些为真理而献身的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中坚力量)

卡文迪许幼年家境贫寒,靠邻居接济,努力专研物理,最终通过推理,计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G的数值,使得该定律真正具有了实际用途。卡文迪许成为继牛顿之后,法国又一伟大的物理学家。(论证观点:贫穷是成功的催化剂)

问题所在:上述引用的案例显然有“诈”。其中,案例1中的“哥白尼”是错误的,因为他在1543年就去世了,被烧死的人是他的“粉丝”——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案例2中则更是谬误丛生,存在四处错误:(1)卡文迪许家境贫寒(家境殷实,是当时的大富豪);(2)邻居接济(既然家境殷实,自然无需邻居接济);(3)通过推理(是通过实验);(4)法国(是英国)。

其他相关案例:秦九韶忧国忧民(真实情况为祸国殃民),萧伯纳英年早逝(真实情况为寿比南山),齐白石年少成名(真实情况为大器晚成)。

当代网络红人、影视明星中的小鲜肉不宜作为正面肯定对象

引用素材:芙蓉姐姐从小就有一颗明星梦,她拒绝做一个普通人,通过网络途径,使自己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是我们这个时代从草根逆袭为明星的杰出代表。(论证观点:每个人都应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问题所在:不管零零后如何疯狂追星,网红和小鲜肉对具有岁月沉淀的不少阅卷老师(他们中的大多数是80后、70后甚至是60后)而言是轻佻的、抵制的、甚至是反感的。你把不入老师法眼、不招老师待见的这些人捧上神坛,结果可想而知。

被封杀、存在争议、的人物不宜成为褒扬的对象

引用素材:成名前的李阳学习能力一般,尤其是他的英语成绩经常不及格,但他凭着一股不服输、不怕被人笑话的劲儿,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学习强度,不仅使得自己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创立了风靡全国的“疯狂英语”品牌。(论证观点:不抛弃、不放弃的傻阿甘精神可以让乌鸡变凤凰)。

问题所在:李阳早已一不留神从“英语学霸”转型为“家暴达人”——无论是对待事业还是配偶,都一视同仁地“疯狂”。

其他相关案例:毕福剑(饭局门)、范冰冰(逃税门)

2021万能人物作文素材

明月照人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分析:为了事业与理想,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与情操,有多少像王夫之这样的人啊!他们的高风亮节将光耀千古。

话题:“气节与情操”“高贵与低贱”

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

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当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悬赏解答的数学题目为难卢嘉锡,但他并不介意,只是说:“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他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那个学生从心底佩服卢嘉锡的博学多才。卢嘉锡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做‘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

分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

话题:“知与不知”“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