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为什么累?初中老师一节课传达的内容,其实只有二十分钟有效,高中也不超过三十五分钟。剩下的时间是可以让自己放松的,所以一定要有效预习。
凡是高考状元、成绩好的、名校的都是很会预习的,所以听课轻松了、自信了。学习知识是温故而知新,预习就是要获得不懂的地方,知道听课的时候特别要留意的地方。预习是找到思维的断点、重点,听课有侧重了,懂的地方听课的时候就可以不听,闭着眼睛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就警醒了,以后造做作业的时间也就缩短了。凡是增加了预习环节的,排名莫不往上升。
学习成绩衡量指标是位次,要提升位次必须预习。不看总分,要看位次,几个月的时间就足以改变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为每一科准备一个错题本,有了错题本,就会很好的回纳和总结,考试之前温习就会有目的性了,有了这部分题握在手里就是高分握在手里了,错题治理本,用横隔本,从上往下五部分:
1、原题目;
2、错因;
3、正确的举一反三更进一步查找原因;
4、题型点回纳题型有统计的功能;
5、温习的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温习一下。
有的同学每次作业都对,但考试都错,原因是做作业时用电话互相通报答案,不动脑子,不会做了别盲目问别人。要会治理错题,盲点,不放弃错题、难题。
其中重点在于错题的整理,我们都知道错题本重要,但是怎么做才能“错一反三”?查原因,杜绝再次绊倒!
改掉拖延症
成绩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
拖延症的坏处在于,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
那么,孩子的拖延症一般都是怎么染上的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书中的一句话:
“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妈妈”。
其实,有很多小事都是孩子的本分,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吃饭、穿衣、擦屁股。当家长过度代劳的时候,孩子做事就没那么积极了。
所以说,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就是适当对孩子“狠”一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
这可不一定!
有些孩子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
有些孩子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
所以,决定成绩的并不是孩子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