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出自于《吕氏春秋·察今篇》,楚国人的剑掉到江里就该立马去打捞,否则船前进剑却不会随水流前进,即使在船上做记号也是于事无补。楚国人刻舟求剑的这一做法是对樵夫斧头掉下山做记号的模仿,但他却不知变通,没有考虑到实际问题的复杂性。
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学会变通,樵夫找斧头刻记号是相对静止的,而楚国人找剑则是相对运动的。因为船在继续前进,记号又是刻在船上,可剑掉下去就相对静止了。因此不能拿樵夫的经验来找剑,即使用也该找一个不动的树木或建筑物等做参照。
由此可见,楚国人的“拿来主义”是不经过思考的,完全是教条主义,不能根据现实问题随机应变,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客观判断,所以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看待问题,否则很容易犯错误。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刻舟求剑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做一道题目时,往往没有弄清楚原理是什么,只顾照葫芦画瓢去做,题目稍微一发生变化就会出错,这就是刻舟求剑的结果。所以大家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