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违规少女蒋多多,试卷宣泄对社会不满
高考可以说是人平生中的大事,2006年19岁的女孩蒋多多也加入了高考。她是一名南阳八中的卒业生,为楽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教育的不满,居心违规,利用双色笔答题。最夸张的是,蒋多多把本身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了密封线外。
蒋多多在试卷上写着很多与答题无关的文字,宣泄本身的不满,文科试卷被判为零分,总分114分。此事被引起高度正视,蒋多多也成为2006年高考的新闻人物,颤动了全国。
高考的第一门是语文。蒋多多用了大约20分钟做完选择题,使的是双色笔。然后翻到试卷的最后一页,倒过来,最先刷刷地写。她很重要,把头埋得很低,左手紧紧捂着试卷,一口吻写了大约2000字,把主不雅题的空白处都填满了。
从测验前一个月内看报纸的堆集定见,到测验时用双色笔答题、反挨次四科倒写近8000字的报复高考的文字,都按部就班地进行,那时辰她似乎十分轻松。但考完今后,压力就来了。父亲掉望而归。父亲远去的背影让蒋多多压力很大,她并不担忧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她担忧的是回家今后若何面临怙恃。所以她不敢回家,想出去找份工作,来渡过难熬的漫长的假期。
从测验前一个月内看报纸的堆集定见,到测验时用双色笔答题、反挨次四科倒写近8000字的报复高考的文字,都按部就班地进行,那时辰她似乎十分轻松。但考完今后,压力就来了。父亲掉望而归。父亲远去的背影让蒋多多压力很大,她并不担忧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她担忧的是回家今后若何面临怙恃。所以她不敢回家,想出去找份工作,来渡过难熬的漫长的假期。
填报自愿竣事的当天,蒋多多就坐车到了郑州,联系不上姐姐,第二天就去了山东菏泽。比及天明,她到菏泽市区处处寻找小告白,但愿找到一个合适的雇用信息,但这座上学期间她喜好的城市,并没给她带来好运。没有成果,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她只好掉望而归。
小编推荐:蒋多多现在干什么
蒋多多制造高考“白卷”的女孩背后故事
我已对上大学没兴趣”
“蒋多多事件”被媒体披露后,立即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同学说她这样做很傻,老师说她是个怪学生,心理学家说她心理不健康,社会学家说这是一个悲剧。
记:最近关于你的报道很多,议论也很多,你怎么看?
蒋:我觉得,有些人特幼稚,有的人对我不了解。批评也好,褒扬也罢,我的看法只有一句话: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记:你真不打算复读了?
蒋:复读意味着什么?复读是为了上大学。如果我的目的是上大学,我会这么做吗?
记:如果有高校愿意特招你,你去吗?
蒋:我也绝对不会去的。我现在已经对上大学没有兴趣了!再者,瓜田李下要避嫌。即使我想学习,我也会选择技校和自学,学我感兴趣的东西。
46个作业本上的30多万字小说
蒋多多的母亲蒋树梅告诉记者,蒋多多是家里第二个女孩。家里为供他们姐弟三个读书,现在还欠着2万元外债。
蒋多多喜欢文学,更喜欢写东西,她用46本作业本写的《魂断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城》、《梦断鹊桥》、《天凉好个秋》等小说,记者粗略估算一下,大约有30多万字。记者仔细读了几篇,文章大多是个人思想感情的流露和宣泄,且错别字不少,比如,“喜马拉雅山”写成“希马拉牙山”。语文老师也曾多次在其作文上批注“错别字多”。
记:你读过什么作品吗?比如四大名著或者咱们南阳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说。
蒋:没有。家庭条件不允许,只是读过一些杂志。
记:有没有你喜欢的作家?
蒋:谁也不喜欢。不读他们的作品,是怕写作时受他们作品的约束,而彰显不了自己的个性。
记:有人提议给你出书,你会考虑吗?
蒋:那看是什么目的了。如果是同情我,如果是想借此炒作我或炒作他的出版社,我是不会答应的。如果他看重的是我作品的质量,我或许会答应,但眼下我不会出书,因为我的作品还都没有完成。
蒋多多人物简介
蒋多多,女,别名碎心飞魔,2006年河南省南阳市八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在高考卷子上写满了对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满而成为2006年高考的新闻人物。
在当年的高考中,她把对目前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满,写在了各科试卷主观题的空白处,并将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且所有试卷均用双色笔答题,希望各科成绩都被判为零分,以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关注。结果她的文综科目被判为零分,总分114分,她也因为这一事件成为2006年高考的新闻人物。
6月23日晚,班主任老师打电话到她家里,蒋多多的母亲接了电话,问是不是让去看成绩,班主任说不是,母亲问出了什么事情,老师说让蒋多多第二天到学校去一趟。蒋多多最初的愿望没能实现,她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恳求老师给她指条路,但老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高考违规以后,蒋多多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在06年高考中,南阳市八中高三学生蒋多多在所有科目考卷的答题区都写满了对教育制度的"抗议",她还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所有试卷用双色笔来写。她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各科成绩为零,自己写在试卷上的观点引起社会重视,并最终因其中一科得零分而被媒体称为"零分女生"。这位学生,是从怎样"叛逆"学习轨道,走上违规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