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怎样答好高考语文阅读题?北大文科学霸的高三语文复习方法
角度 | 设问示例 | 答题步骤 | 答题范式 | 考题直击 | 答案解析 |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 |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系”“相识”“欲别”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深情。 | |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 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 |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 ||
修 | 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
问:诗人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情?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
辞 | |||||
手 | |||||
法 | |||||
描 | 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 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 秋思 | 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写活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 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 |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 张籍 | ||
写 |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 ③再作用分析 | 【公式】同上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
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
手 |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 ||||
法 | |||||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 端居 |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 |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 【公式】抒情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 李商隐 | ||
抒 | 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 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 | 【说明】此公式是对未知情感的分析。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 |||||
情 |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 ||||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 |||||
方 | |||||
式 | |||||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 咏怀古迹 | 这首诗通过写王昭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悲叹。 | |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 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 | 【公式】诗词感情分析题的表述:诗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该感情的意象[间接考查点]+表现这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或名词) | 杜甫 | ||
思 | 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 | 【说明】此公式是对已知情感的分析。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
想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
感 | 问: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情 | |||||
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 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法?); | (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 ①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 | |
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 (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长安一片月, | |||
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看法; | 【公式】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含义)+该字词描述的景象+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 万户捣衣声。 | |||
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观点的依据。 | 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 | 秋风吹不尽, | |||
观 | 总是玉关情。 | ||||
何日平胡虏, | |||||
点 | 良人罢远征。 | ||||
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 | |||||
品 | |||||
评 | |||||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各有什么寓意? | 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后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研究;③最后指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作用。 |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二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 | 禾熟 | 不同。《禾熟》中的"老牛"是一个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像老牛一样早点了却“役债”,舒闲疲惫身心的渴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长期仕途坎坷而积于胸中的郁闷之情。《病牛》中的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但仍念“但得众生皆得饱”,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诗人以牛自喻,写出了自己坎坷辛酸的遭遇,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甘愿奉献到底的心志。 | |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 【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表达作用。 | 孔平仲 | |||
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 ||||
老牛释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 |||||
比 | 病牛 | ||||
李纲 | |||||
较 |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 ||||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 |||||
鉴 | 问:两首诗都描写了“牛”的形象,其形象意义是否相同?请简析。 | ||||
赏 | |||||
意 | |||||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 鹧鸪天 | 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 |
象 |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 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 【公式】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含义)+该字词描述的景象+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 [宋]晏几道 | |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
赏 | 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 |